2012年1月15日 星期日

乘著不凡的態度,顛覆平凡的自己

MBA101/陳玫君、MBA102/賴崴吾
聯合撰寫

影片引用自

    「該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是他們對事的態度,「努力往上爬,不安於現狀」更是他們對自己的期許。要如何讓全世界看見你的與眾不同?面對他們的態度,你,如何接招?

 看完這則新聞報導的第一時間,你,心裡想的是什麼?每一天,不論報章雜誌、書籍,抑或同學、朋友間在社群媒體的分享,多少都會看到振奮人心或發人深省的文章及影片。然而,我們可曾從這些「刺激」中檢視自己,進而改變自己的「態度」,並藉由這些小小改變,逐步累積自己與眾不同的亮點?

 正因為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所展現出的態度,大家都看在眼裡,也體會在心裡,但「它們」又是以靜默之姿存在著。因此本期的專題報導,我們希望藉由學者、主管、職場新鮮人和在校生四方的觀點,和各位分享許多微不足道但卻最重要的,「態度」!

 但是……

談論態度前,你,了解自己嗎?

 每個人在看待一件事情,都會有個基本的態度。或許態度看似抽象,但依然能以較具象的方式顯現於外,例如積極、主動……等。也因為態度得以被具象化,使得我們可以學習那些我們認為好的、值得被仿效的態度。然而,在這之前,你了解自己了嗎?你曉得在他人眼中,需要改變的態度或特質有哪些嗎?

 談到此,中正的胡同學便指出:「你必須去了解現在面對事情的態度是什麼,再去分析必須保留或拋棄哪些態度。」談態度或許過於空泛,但試著透過「以終為始」的方式去思考: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想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工作?十年後的我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透過不斷地反問自己這些問題,去認清現在需要具備哪些態度,才能達到想要的成功。

 良好的態度固然需要學習,但仍得先知己不足,方能予以補足。

說到態度,七年級生應該知道…

 翻開報章雜誌,時有所聞主管們對於七、八年級生的諸多想法與建議。現任職於大台南總工會人資處長的王思傑坦言,對於主管所交派的任務,七年級生會挑事情做,在任務達成的回報速度上也相對緩慢。任職於墾丁夏都沙灘酒店的財管部協理張曉雯也指出,相較於上一世代,七、八年級生確實較富創意;但在溝通協調上,由於他們擁有更多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因此主管們以往單刀直入的溝通方式,就必須有所調整,才能為七、八年級生所接受。

 
(左)墾丁夏都沙灘酒店財務管理部協理 張曉雯
(右)大台南總工會人資處長 王思傑 
(張曉雯/提供)
此外,張曉雯也提醒,新鮮人在求職時,除了思考公司能為自己帶來哪些福利、教育訓練外,也應該對於自己的實力能給予企業哪些與眾不同的價值,有一清楚的認知。王思傑更表明:「職場上,千萬不要有『事不關己』的態度」。很多事情必須藉由實際操作,才能了解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有了以上正確的觀念,方能展現正向的態度,並給人良好的印象。

 談到對於現今七、八年級生的想法時,現任職於世紀奧美公關的協理張裕昌直言,每次到了一個世代當家時,往往會覺得下個世代不成才。就他的觀點而言,每個年輕人本來就需要「被教」,也需要「給予機會」,但他也強調:「你,必須找到讓他人願意給你機會的模式!」

 此外,張裕昌也鼓勵,長久以來你的正向態度給別人留下的印象,就會幫助你往更好、更正面的方向去發展。亦即態度會在潛移默化中,讓你達到你所意想不到的境界。

 或許當下的我們,無法體會一個好的態度養成,能為自己帶來哪些好處。但我們永遠也無法預測,哪一天,正因為累積了這些良好的態度,而擁有更多盡情發揮自我的舞台!

突顯自身價值,由態度做起

 每到了求職季,大家總是希望讓自己的「豐功偉業」,完美地呈現於履歷、自傳、面試中;主管重視的除了表面上的「成績」外,「態度」也是決定你錄取與否的關鍵!張裕昌對此表示,當他與應徵者面談時,並非著重於顯赫的學經歷及背景,反倒是面試者面對他,以及其所提出的問題時所表現出的態度。他更不諱言地表示:「通常我選人的條件,必須能讓我感覺到他在回答我的問題時是誠懇的,並且這個誠懇是有企圖心的」,而這就是一個態度的根本。
 
圖片引用自
 談到主管會由哪些角度去觀察職場新鮮人,張曉雯透露,通常會由兩方面去看待:對人及對事。「對人」包括觀察職場新鮮人的EQ程度,表現在與主管以及同事之間的互動方式。「對事」則為看待事情的「態度」以及處理事情的「速度」。

 
世紀奧美公關協理 張裕昌
(
張裕昌/提供)
張裕昌也補充說道,新鮮人其實不用強求自己於短時間內,就能快速融入組織中,但有幾項原則不能忘記:不要為了融入組織而改變最初的自己,因為這樣就不是原本的你。並且待人要誠實,不懂就要問,才能逐步建立起主管與同事對你的信任與依賴。

 其最後也提醒,在職場都是金字塔型的結構下,想要力爭上游,請思考自己憑什麼可以進到下一階段?想要突顯自身價值,不只要做到合乎別人期待,甚至要超越他人期待!其舉例「你必須讓老闆在第一眼看到你所交出的第一個任務時,就能給予肯定,你才能在他心目中留下足夠深的印象。」而這也是態度的另外一種展現!

 然而…

談到態度,你/妳了解多少?

態度、信念與行為間之關係
(出自學者Blackwell, R.D., P.W. Miniard, & J.F. Engel, 2001)
 態度的養成好比個性的形塑,是一種從生活習慣的累積,到內心價值觀的確立,持續且漸進的過程。高苑科技大學校長曾燦燈運用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為態度的養成定位出明確的金字塔架構。首先,對一件事要先有自己的「意見」,但意見常會因外在影響而搖擺不定,要是我們能經常將自己所堅持的想法放在心上,透過持續性的灌輸,「意見」自然會演變為「信念」;信念將會於處世的風格上獲得實踐,「態度」便自然於無形中養成;接著,面對不同的人、事、物所形成的「態度」集合體,將會形成自我的「價值觀」;而在金字塔頂端,則是個體經由內心「價值觀」的導引下,所外顯出的行為表現。由此我們可知,一切的根本是源於對想法的堅持,有了紮實的根基,才能一層層向上構築,建立起專屬於自己的「態度」。

 「那要怎麼做,才能養成良好或正確的態度?」相信許多人心中不免出現過這樣的疑惑,理論基礎是一回事,但實際上的作為又是一大難題。雖說行為皆根源於內心態度,但你/妳可曾思考,這樣的態度是否禁得起外在考驗?中正企研所劉朴垣建議大家,可經由參與各類社交活動,從他人的觀點來檢視自身態度。

 另外,曾燦燈表示,許多企業或學校可藉由策略性的規畫,驅使員工或學生對於良好態度的養成。例如:許多員工態度上的不佳,是由於本身知識不足,若能透過知識的導正,打破無知與愚昧,建立正確的觀念,勢必會帶動態度改變,進而導引出相對應的行為模式,日後不論面對主管與顧客,正向且堅定的態度便會表露無遺。此外,亦能透過令人感動的個案、故事改變態度,從「內在自省」做起,讓員工自我檢視,重新,也從「心」出發。

態度不只是對自己,也是對別人負責

 
中正企研所 劉朴垣
(
劉朴垣/提供)
讓我們再次回歸原點,「態度是什麼?」態度無所不在,無論面對何人何事。或許你我都曾遭遇過,在團體中,不免會出現「個人主義」強烈的成員,此時的你/妳,該如何自處?

 「當你承接一份工作,雖然不一定要做到最完美,但起碼要把它做完。」劉朴垣對於處事之道下了如此定義。的確,身處群體社會的我們,都該對團體中的每一位成員負責。即便遇到瓶頸,也要試著去發掘手邊任何可利用的資源,以及做好時間管理與排序,致力找出解決之道。唯有對事堅持到底,對人擔負全責,層次方能向上提升!

挫折,是良師也是益友

 改變的過程如同蝴蝶的蛻變,總是先苦痛而後美麗。不論是職場,甚至在人生的旅途上,遭遇挫折在所難免,或許一次打擊足以讓我們遍體鱗傷,但換個角度思考,這不正是讓自己清醒的絕佳時機嗎?曾燦燈認為改變態度最好的方式,要從「自我內在的省察」做起,制度只是外在的規範,但被規範者如果沒有自我覺醒,改變的執行力將會大打折扣,他又言道:「警覺是智慧的開端,自覺是治療的開始,學習是成長的起點」,更突顯出「自省」之於改變,甚至學習的重要性。

 「對我而言,態度是一路走來,各種生活經驗內化的總和。」劉朴垣表示。其實出現於人生中的每段點滴,暫且不論結果好與壞,都是一面明鏡,反映出你當下對人、對事的態度。張裕昌也提出了「負面學習」的觀念,強調每段逆境的過程所學到的事物,會遠比順境來的豐富且寶貴。他也勉勵大家:「不要去抱怨你的人生有過什麼樣的苦難或磨鍊,因為任何一段人生不管好或壞,它都是很重要的學習」,而這也是內化為態度的最好時機。

鼎新電腦儲備顧問 張偉斌
(張偉斌/提供)

    漫漫職涯,所從事的工作或多或少會有非你心之所願的時候,該如何去調適現實與理想間的落差?現任職於鼎新電腦儲備顧問的張偉斌表示,不論面對何種職位或工作,皆要秉持隨時隨地學習的積極態度,透過親身觀察並體驗每個流程細節,憑藉片段的練習累積自身經驗。換個角度來看,其實也極富挑戰!



態度,讓理想變為可能

 談到這裡,不論是在學學生,抑或準備進入職場大展身手的新鮮人,心中也許會有個疑問:如何去強化自身的態度?張裕昌對此提供了兩點原則:第一,莫忘初衷。千萬別忘了自己當時所立下的目標與方向,以及背後的原因。第二,永遠要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事。只要這個信仰對你及他人而言都是正面的,即便在過程中受挫,也一定要堅持到底,千萬別折損了對於這份信仰的堅持。他又談到:「即使所處的環境再複雜,也要去思考究竟自己是想要被環境所改變,還是想要小小地去改變這個環境。」

 在奮鬥之餘,一定要找個能讓自己靜下心、獨處的時間,誠實地面對並反問自己:「現在的我,是個什麼樣的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社會化後,有沒有背離自己的初衷?每個人難免都會被大環境的洪流所淹沒,但絕不能讓自己最柔軟、純真的一面消失無蹤。

 最後,曾燦燈懇切地叮嚀我們:「有沒有笑臉、嘴甜、腰軟,有沒有良好且正確的價值觀,有沒有自尊自重感,有沒有內在自我覺醒,有沒有愚昧和無知,有沒有經常去觀摩與學習,還必須具備謙卑不居功,敬老尊賢的良好態度。」透過不時地反問自己做到了哪幾點,還缺少了哪幾點,並且做好萬全準備,才能和他人與眾不同!

 「態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相信是你/妳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而自身的態度如何於外在的期待與自我的初衷間取得平衡,確實值得深思。雖然它並不代表一切,但是「態度」,讓我們做事有了動力;「態度」,讓我們有了成事的堅持,也會讓你/妳在世上顯得獨一無二!面對未來挑戰,你,準備好了嗎?

()墾丁夏都沙灘酒店財務管理部協理 張曉雯
()大台南總工會人資處長 王思傑 
(張曉雯/提供)
世紀奧美公關協理 張裕昌 (張裕昌/提供)
態度、信念與行為間之關係 (出自學者Blackwell, R.D., P.W. Miniard, & J.F. Engel, 2001)
中正企研所 劉朴垣 (劉朴垣/提供)

鼎新電腦儲備顧問 張偉斌 (張偉斌/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