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台灣的美學經濟

MBA103/吳俞瑩

 曾經,台灣號稱「亞洲四小龍」,與韓國、香港、新加坡並列,成功由勞力密集工業轉型成高科技產業,尤其大多數的電子零組件都在台灣生產製造,對世界經濟可謂舉足輕重。但全球化下,競爭日益激烈,台灣製造業在傳統產業與科技產業的優勢空間漸漸受到擠壓,曾經是15%~20%的優渥毛利,到現在力保5%的微薄毛利,產業的未來發展亟需思考不同的出路!透過了解並分析現今其他國家或知名企業的成功因素,發現其共通點之一,便是對於追求「美」的生活發展趨勢。

硬實力-產品的極致


 為何蘋果的產品能如此熱賣?為何Armani能成為年輕企業家心中的品味與地位之象徵?為何「北歐美學」的設計品能成為不敗的時尚詞彙?仔細探討便可發現,它們皆以「極簡主義」作為訴求。現代人的生活過於忙碌緊迫,面對雜亂多變的社會,於「自我價值」的追尋也變得更加重視,這些刪除了過多不必要的色彩與裝飾的產品,讓使用者可以回歸到純粹的知覺與美學感受。因此,相較於其他功能複雜的隨身聽,一戴上簡單易操作的iPod,世界的紛擾馬上轉化為你自行創造的專屬世界;Armani細緻性的美學風格,一般人難以一眼看出差異,但它的美學比例與質感卻不是人人皆可駕馭,唯有連身體都保持完美的控管,才能撐得起Armani所展現的不凡價值。而這些產品每每都能夠超出同產品的兩倍價格,這「兩倍價錢」就是所謂的「美學()價值」;相較於台灣以往所重視的「製造經濟」,如今只能追求不斷壓低成本以搶救微薄的毛利率。美學經濟所隱藏的商機,已在你我的生活中持續擴散。
Armani與北歐的極簡美學(圖片引用自)
軟實力-生活美學商機

琳瑯滿目的美妝產品(圖片引用自)
 將視野拉到鄰近台灣的兩大亞洲國家-日本與韓國。日本人天生愛美的民族性,從他們日常生活中便可看出,舉凡日本料理、茶道、服飾、建築、寺廟、音樂等,那細膩又內斂的風格,不僅吸引大量的觀光客前往朝聖,日製商品更進一步地風靡全球,為日本帶進了大量的GDP。而近年來人人趨之若鶩的韓流,除了感嘆於他們的偶像經濟從台灣賺走大把的金錢之餘,所附加的長尾效應註一更值得我們關注,也就是對「身體美學」的追求。當你走進任何一家韓式美妝店,從頭到腳保養與美容商品的數量之多超乎想像,而價格更是比一般美妝品貴上許多,但此類商店卻能在台灣越開越多。探究其背後因素,人們所追求的生活品質與自我價值的覺醒,也漸漸將台灣帶往新的「美感」社會中。



台灣城市美學-宜蘭建築&幸福高雄

 
   
完美融入環境中的美學建築-蘭陽博物館(圖片引用自)

 若提及對台灣建築的印象,不外乎鐵皮屋頂、違章建築、鐵窗等,總是給人擁擠冷漠的感覺;相對而言,以文化、環保、觀光立縣,一直是宜蘭人共同清晰的大目標。二十多年來,歷屆宜蘭市長一致地以推動在地綠建築為理念,透過反對六輕、鼓勵青年建築師駐地發展,其中成效最顯著的便是招攬著名建築師黃聲遠,透過將建築與環境完美結合,不但經常奪下國內建築獎的殊榮,善用自然美學所規劃的公共建設,更持續吸引觀光客前往遊憩,成功的創造出一個居民與旅人共享的幸福空間。

宛如置身國外美景城市的高雄(圖片引用自)
 而近年來,高雄則以打造一座國際級的幸福城市為己任,提倡導入「城市美學」的意念,將目標放在觀光、藝術、生活品質的提升,透過整治愛河、發展休閒空間及採用在地特色來建設。最知名的便是2009年結合「痞子英雄」偶像劇,帶動高雄觀光熱潮,戲裡那個充滿陽光、現代化卻又不失悠閒的城市風格,一舉打破「港都高雄」的舊有印象。而高雄市更在2012年的國際宜居城市獎中,一舉拿下一金、一銀、三銅的國際殊榮,並於2013獲選主辦亞太城市高峰會(簡稱APCS)。高雄,已開始站上國際的舞台,向世界證明台灣的美學生活成就。

為悅己者容/榮

 打造在地美學生活型經濟圈,是台灣目前所追求的目標,也就是「以人為本、在地生活」為軸心,逐步發展具有台灣文化特色的場域。從上述兩大都市的建設方針與趨勢,可看出政府對此的重視程度,但我們卻不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對於自我風格的認同與價值培養。

 誠如日本與韓國對於自身文化的支持與自豪,進而能將其美學理念行銷往其他國家;反觀台灣人,卻嚴重缺乏對於自身風格的追求與地方的認同,在習慣於高工時低享樂的社會環境下,也抑制了人們的創造力與設計力,畢竟思維領導一切創作,文化創意產業絕對要從生活出發。因此,唯有高度的生活美學:學會怎麼樣「生活」,讓生命成為最好的養分,才可能帶動屬於台灣獨有的美學經濟。


註一

長尾效應:主要是形容所有目前實體的大商店,不可能涵蓋100%的消費者,這些涵蓋不到的消費者就是那些「尾巴」,透過互聯網的無垠無涯的伸展性,如果可以一併「照顧」到分散在各處的這些「尾巴」,加起來的市場就可以在各地打敗那些照顧不到尾巴的龍頭老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