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5日 星期六

心之所繫「傳道、授業、解惑也」

 MBA99/李旻韓

人如其名的實踐型管理學者

   初見高強教授時,便立即感受到他親和溫厚的獨特魅力,與起初聽到他名字所預設的形象完全不同,但教授擁有之深不見底的內涵,實在讓人難以窺探究竟;人如其名的高強教授,從一個非本科出身的學生,一直到成為管理領域的佼佼者,其中所付出的心血,恐怕遠遠超乎旁人所想像,另外教授在各方面都成就非凡,27歲拿到博士,29歲擔任成功大學工業與資訊管理系主任,33歲升任成大工管正教授,42歲成為成大圖書館館長,44歲又晉升成大管院院長,更以49歲的年紀成為成大校長,並且帶領成大成為臺灣兩大頂尖大學之一,綜觀上述經歷,真可用英雄出少年來形容,我們不禁好奇教授為何可以在如此年輕的時候就能屢建奇功?是天賦異稟抑或是機運所致?

成功的起點是相信,終點是堅持

   在教授談到他以前的生活時,我們體會到原來教授也曾經跟每個大學生一樣,曾有過迷惘的學習歷程,從大一到大三的惰性生活,一直到大四覺醒而有所覺悟,修了超過同儕所及的學分,並選修學士論文為自己打好基礎底子,再接二連三的充實TOEFL等英文能力,三百六十度的學習態度大轉變,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出國深造,離鄉的遊子只為了攻讀碩博士學位,以早日完成學位回國服務,生平第一次搭上飛機獨自飛往陌生的國度,踏上美國奧勒岡州的土地時,不論是空氣和週遭一切事物都和故鄉不同,心中唯一能讓他寄託孤獨與思念的地方,也許只有故鄉的親友們對自己寄予厚望的眼神。

不怕任何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教授提到,在他出國唸研究所的年代,父親一個月只能掙得兩千元台幣的薪水,但教授一年在美國的花費卻是2700美金,為了不給家裡增添負擔,每天十二小時照表操課的埋首苦讀,很爭氣的獲取獎學金資助,人的靈魂成長最急速的階段也許是從開始能自給自足的那一刻開始,獨在異鄉為異客,一切都得靠自己,除了自身領域的課程以外,教授在當時也涉獵各種不同領域的學門課程,就像一塊海綿,不斷的吸取廣泛的知識,而當他將想修的課程修完後,突然領悟能夠難得倒他的課,早就已經不存在了。

   從最初覺得鴨子聽雷的課程,一直到擁有跳選博士班課程的程度,這之間的過程,高強教授可是完全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精神貫徹到底,他也只是莞爾一笑並且輕描淡寫地帶過,那種從無到有的喜悅與悲苦,外人大概永遠都難以體會,努力正是他自信的資本,也許不是絕頂聰明,但絕對比任何人努力,那種態度讓在場所有人都不禁動容。

經驗是最好的教育,只不過它的學費太貴

   在演講過程中,高強教授也提到了關於自己個人理念的部份,在學界多年的經驗讓他明瞭到「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在其教學的使命,沒有研究為基礎的大學充其量只是職業訓練所」這個道理,打破了把所有系所與教授都視為研究型的迷思,韓愈師說一文提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有鑑於此,除了專注於研究外,教授在授課的時候,也特別重視學生的基本功,作業、報告、考試樣樣不缺,不論成績排名如何,他都要讓每位學生擁有深厚的基底作為後盾,讓受教過的學子出去都能有不輸給任何人的競爭力及學習態度,我們推測這大概是當初離鄉背景多年後,學成歸國的教授踏上母國土地第一件最想做的事;背負過去、活在當下、著眼未來,這一切的努力只是為了讓莘莘學子擁有更美好的未來,並且希望學生能了解師長之心態並適當盡到學生職責,對為人師表而言,作育英才永遠都是心之所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