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

舊瓶新裝-看新港板頭村翻轉交趾陶

                                                     MBA104/高齊鎂

 創意,顧名思義為賦予事物不同的意涵,也就是一種改變。然而,人們往往常被限制住,只較著重於加入新元素這塊,而忽略舊瓶新裝的概念,運用點、線、面到空間的重新組合及排列、在原有素材上進行些微調整,其實一點點的改變,也能很不一樣。但現今生活充斥了太多太多的創新發明、創業公司,使我們常忽視那些既陌生又熟悉的台灣本土鄉鎮,其實它們也能很有創意。位在嘉義縣新港鄉的板頭村,將讓大家知道他們如何藉著翻轉交趾陶,進而反轉了整個村落的命運與創造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嶄新未來。

新港板頭村與交趾陶?

 由於歷史發展及地緣關係的影響,嘉義新港本來就是個廟宇信仰強烈的地方,不過在1906年嘉義發生了大地震,許許多多的廟宇紛紛傾倒,當時的新港奉天宮也名列其中無法倖免,為解決此狀況,地方士紳跨海延請對岸的泉州名師來為奉天宮重新製作交趾陶,其交趾陶多用於廟宇裝飾使用,被賦予傳統信仰意涵。因此,鑒於虔誠的宗教信仰,會不斷地遵循古制去裝飾殿堂,漸漸地形成拜師風潮,成為地方產業聚落,遂而新港便成為交趾陶製作的人才孕育之地,直到現在,新港地區從事此項傳統藝術工作的技藝者仍居全台之冠,使新港逐漸有「新港剪粘交趾巢」之說。

何謂交趾陶及風光過往

早期交趾陶的題材皆與宗教信仰有關。(高齊鎂/攝)
 談了這麼多,想必大家心中已久存一個疑問,那就是到底何謂交趾陶?其實,這項技藝在台灣還滿常見的,為一種低溫彩釉軟陶,源自於唐三彩,主要都在民間默默發展與延續,常用於台灣傳統中式建築的裝飾(廟宇),總共有七工序,首先從畫稿開始、捏塑形體(捏、推、塑、貼、刻、劃),之後將捏製好的作品陰乾至半乾狀態,此外,為了不使燒製時導致龜裂,還須將坯體背部或底部掏空,接著在完全乾燥後進行素燒至攝氏1100度,素燒完後便可以開始上釉,最後再進行一次釉燒即完成。

交趾陶的「新」價值及沒落

 可能被賦予了神聖的意義,所以無形中便塑造出不可侵犯與改變的形象。然而,在大約30多年前,1980年代,許多生意頭腦轉得快、從事古董買賣生意的商人,敏銳察覺到交趾陶背後蘊含豐富的文化意涵,為塑造其新的形象,於是將廟宇翻修拆除的交趾陶買進,至古董市場上流通,讓交趾陶開始轉型為可收藏的藝術品。漸漸地,開始有廟宇的交趾陶剪黏師傅轉而製作交趾陶藝品,從製作工法到釉藥的使用,順應著時代的腳步而持續地有所改變,創作目的也從傳統廟宇和豪宅建築物的裝飾品轉變成今天具流通性的藝術商品。

 每項成功技藝的背後,都撒遍了滿滿的汗水,唯有歲月、功力的層層堆疊,才有最扎實的基礎來譜出最完美的樂章。辛苦的師徒制是技藝成長的根基,透過基礎學習、模仿、揣摩到創作出師,全都需要刻苦且辛勞的堅持,然而能吃得了苦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加上後來創作越來越受限於傳統題材,較少有新意出現,難以吸引新血加入,另一方面市場過度地窄化,交趾陶逐漸沒落。

交趾陶新契機及新意涵

板頭村導覽地圖現由交趾陶構成,非常特別。(高齊鎂/攝)
 近年來,文創產業逐漸興起,交趾陶也追逐流行地跟上時代潮流,逐步走出不一樣的面貌。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忠正師傅眼看交趾陶人才因時代轉變逐漸流失,使學藝者間產生嚴重斷層,為扭轉局勢,開始將傳統交趾陶導入文化創意,將交趾陶結合觀光休閒推廣,成立「板陶窯」,企圖透過逗趣、活潑且特別的交趾陶裝置藝術,讓交趾陶年輕化,吸引更多年輕人和觀光客的眼球停駐,使其注意並了解這項截然不同的傳統技藝,試圖將這項傳統延續。此外,板陶窯也發展出不少交趾陶的創意商品,如交趾陶的造型公仔等。

新港板頭村復興之路

現在的板頭厝車站於2008年重建,目前
已無列車經過,僅供參觀。(圖片引用自
)
 目前交趾陶也正進行一項最重要的使命-為新港板頭村的復興鋪路。由於火車的轉向,使得群聚逐漸沒落,村中主要的生產力為了生活奮鬥,只好遠走故鄉、在外奔波打拼,獨留老年人與小孩子看守家園。破舊的車站,代表著過去的歲月,雖然風光明媚,但將一去不回、難以回朔,然而,若重建車站呢?在陳忠正的帶領下,板頭村結合眾人之力將車站重建,找回屬於自己的心靈支柱。另一方面也與文建會合作,藉由在地技藝交趾陶的力量,推動社區環境景觀改善,注入美感教育,並試圖讓傳統工藝有新的風貌,形成社區產業進而帶動青年返鄉,此外,也將其導入公共空間,使傳統與現代進行結合。當然,最重要的是,讓做夢人由一人,擴大成一群,讓「板頭剪粘藝術村」夢想成真,不僅凝聚了社區整體意識,還活化了整個社區。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