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舞動人生》-打破性別刻板印象

MBA103/吳錫華

劇情綱要

 電影從1984年在英國北方的一個小鎮,礦工們正舉行罷工拉開序幕,這事件使大家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之中。Billy家中的經濟是很窘困的,父親和哥哥的努力工作也只夠填飽肚子。

 父親給了他50便士去學習拳擊課程,每星期一次,但在拳擊場上,Billy總是精神渙散、不想打拳,他想跳芭蕾舞。於是他瞞著所有的人學芭蕾,教芭蕾舞的老師Mrs. Wilkinson一開始並不是很願意教他,她半發牢騷的說著:「你看我的班級裡全是女孩子,你還想學嗎?」但被Billy的熱情感動,也喚醒了她美麗的芭蕾夢想,她一定要讓Billy進入英國倫敦皇家芭蕾學院,而Billy也擁有這樣的天賦。

 沒想到此時,被父親及哥哥發現了,極力阻止Billy去學芭蕾舞,但最後逐漸被Billy的天份與意志力所感動,並支持Billy進入芭蕾舞學院,Billy後來如願以償進入舞蹈學院。他靠著意志力打破階級、性別的藩籬,真正地舞動人生。

接觸新事物 找出興趣及潛力
男女比例懸殊的芭蕾舞教室,Billy正在練習。
(
圖片引用自
)

  一般人想到「芭蕾舞」時,腦中通常出現的是優雅的女性穿著蓬裙跳舞的畫面。會有這樣的想法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在這個領域中,男女比例太過懸殊,根據教導芭蕾舞超過十年的教授周可允之說法,全球芭蕾舞學生的男女比例大約為1100,男性芭蕾舞者數量可謂非常稀少。

 片中的Billy被爸爸送去學男孩玩的玩意兒-拳擊,但無意間看見隔壁芭蕾舞課程,而漸漸喜歡上了芭蕾舞。但他不敢明確向父親表達自己不想學拳擊,而想學芭蕾舞,因為在父親眼中,芭蕾舞是女孩子的玩意兒。偷偷練習著芭蕾舞的Billy逐漸展現潛力,令Wilkinson老師對他很是器重。

 想必大家對這樣的經驗應該不陌生吧!小時候被家長送去才藝班,學音樂、畫畫、跳舞、跆拳道、或是其他才藝,有些我們很喜歡、有些會有點排斥,因為在孩童時期,我們正處於一個摸索的階段,還在努力尋找自己的興趣及潛能。因此,多接觸新事物、多接受新的衝擊,對兒童的自我探索來說,是有很大的幫助。

職業刻板印象淡化與詞彙流變
 
 「男孩子本來就該學拳擊、玩機器人,女孩子本來就該學跳芭蕾舞、玩洋娃娃。」才藝或遊戲有性別刻板印象,在職場上刻板印象也時常存在。

 首先從英文單字可以先略知一二:郵差硬是被分為postmanpostwoman,主席通常只用chairman,同是空服員卻被分成air stewardair stewardess。不過,現在隨著觀念的改變,這些有性別刻板印象的詞彙也逐漸改變:郵差現在多稱mail carrier,主席現在通稱chairchair person,連空服員也有新的詞彙-flight attendant

 再來看看國內的職業刻板印象,最明顯的例子可說是醫生和護士了。從前醫學院不招收女學生,而護校的學生幾乎沒有男生;但現在女醫生也很常見,護校中的男學生比例也逐年增加。以桃園縣的某護專為例,光去年就收了五十名男學生,校方統計以前是每二十人才出現一個男生,現在是每十三人就有一個,顯示男生讀護校成了新趨勢。職業與性別的關聯逐漸降低,不分性別成為趨勢。

多元性別與同性戀合法化

 性別兩字的意義其實很廣泛,可以指生理性別(也就是Sex),也可以指社會性別(也就是Gender)。性(Sex)是指個體生物性向、身體形態與特徵,性別(Gender)則是社會文化定義下的男女、性別分工與性別特質,這些定義亦以生理性別作為基礎。
Billy的朋友Michael喜歡變裝(圖片引用自)

  片中Billy的朋友Michael很喜歡變裝,他看見Billy喜歡跳芭蕾舞,以為Billy也和自己一樣可能是同性戀,這樣的想法在當時1980年代,已經算是很前衛了。現在性別的概念,從過去的兩性到現在的多元性別,已打破過去性別只有男和女的藩籬,《兩性平等教育法》也在2000年時改為《性別平等教育法》,顯示了台灣對於多元性別的認同。

 而更進一步的是,今年六月美國承認已婚的同性伴侶可享有聯邦福利,並認定加州政府不得剝奪同性戀者的婚姻權。而定義一男一女組合方為婚姻的「婚姻捍衛法」(DOMA)則遭最高法院裁定違憲,宣告同性婚姻在聯邦層次正式合法化,連美國總統歐巴馬都對判決結果表示歡迎;此外,「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執行長羅米洛也表示他們未來將在各州憲法修正案上,爭取同志婚姻權。

 在性別刻板印象被打破了的現在,我們不用備受異樣的眼光,有好多事情可以嘗試,我們可以做自己、找到個人的價值。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